厦门大学:瞄(839488)佳乐宝准国家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

近段时刻以来,厦门大学捷报频传:《天然·通讯》刊发提醒调控妊娠进程新机制的研评论文,药学院2018级博士研讨生刘梦莹和医学院邓文波教授为一起榜首作者;在我国研讨生立异实践系列大赛中获7项一等奖;在世界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中第十二次斩获金奖……

近年来,厦门大学牢牢掌握正确的育人方向,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工业展开需求,不断深化产教研交融立异,活跃探求人才自主培育的厦大形式,人才培育质量明显进步。

打造品牌课程

在学武楼B413教室内,海洋与地球学院2019级本科生方辰予正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听授课教师蔡明刚教授叙述海洋学家、厦门大学教授洪华生学成归国,努力海岸可持续展开及归纳办理的人生故事。课上,蔡明刚将故事娓娓道来,没有富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让方辰予听得入了迷。

当天,她上的这门课——《海洋环境化学》,是她觉得“最好听”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教师除了教育前沿专业常识外,还结合国家战略、时势热门、海洋学科百年展开史及学科长辈的实在故事等,让我了解世界、国家海洋环境相关方针及我国海洋建造展开成果,也让我愈加理解自己肩上海洋强国的任务担任。”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天然体,是以天然资源为起点的思政资源库。比如从科考引申至海洋强国,从海洋维护引申至生态文明建造,这些都是很天然的融入。”蔡明刚以为作为教师,教育和育人两者都应统筹。

在厦门大学,像这样好听的课程还有许多。课程是育人的重要抓手。这些年,厦门大学全面进步人才自主培育质量,始终将思政教育放在重要方位,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为育人的要害和要点,构筑以思政课程为中心、以专业课程为要点、以通识课程为拓宽、以实践类课程为弥补的“1+3”教育系统。校园秉持“价值刻画、才能培育、常识教授”相结合的人才培育理念,结合厦门大学“爱国、革新、自强、科学”的优秀校风,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育,打造出一大批有特征、有温度的大思政课品牌课程。

现在,校园已建造90门本科和48门研讨生“课程思政”演示课程,在这一门门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课上,具有我国特征、厦门大学特征的思维系统逐步融入学生的心中。

立异教育形式

选修的硕士研讨生课程、课题组的试验、逐步构思成形的学术论文以及每周一次的课程助教作业……上一年9月,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蒋佳宏提早敞开了他的硕士研讨生日子。

“咱们试验班的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份私家定制的专属培育方案,我的研讨方向以及现在所选的课程,都是我的学术导师谢兆雄依据我的特色为我量身定制的。”蒋佳宏说。

蒋佳宏口中的试验班,是化学化工学院2019年正式发动的“中心科学”试验班。试验班选用导师组准则,导师组由学术导师、日子导师、朋辈导师组成,为学生供给课程科研、思维心思、作业日子全面教导。更值得一提的是,试验班探求构建了一套“大班授课、探求实践、小组教育”的三位一体教育形式,该形式依托“中心科学试验”系列课程与“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打破学科壁垒,打通本硕博阶段,同享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充沛自在的修读空间,引导学生自动探求,全面进步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和科研立异才能。

鹤立鸡群不是春,百家争鸣春满园。这些年,厦门大学各学院遵从各学科人才生长规则,充沛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以科研渠道为依托、科研项目为引领,以一流的资源配置完成个性化培育,探求立异“专通结合、穿插交融、本研贯穿、世界合育”的教育形式。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博伊特勒书院,采纳“双轨制”并行运作,发动“普适方案”和“优秀方案”,组建了一支由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组成的世界顶尖师资队伍,打通生物医学部(包含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课程壁垒,对课程进行分级个性化定制,其间5门专业中心课程和4门荣誉课程选用双语及小班教育,走出一条世界化科研人才培育的立异之路。

海洋与地球学院将讲堂搬到海上,树立“海丝书院”项目,依托三千吨级现代化的“嘉庚号”科考船进行远洋作业和练习,展开“海上厦大”立异实践练习,立异科创实践培育形式。

…………

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立异变革,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是为了服务全面进步人才培育质量这一初心。教育形式立异的背面,是校园优化人才培育形式、立异人才培育机制的深入考虑。

紧盯国家所需

每天早上九点,于婧雅都会准时到达公司,翻开电脑,运用软件树立仿真电路,开端一天的作业。其实,于婧雅并非真实的上班族,她是厦门大学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能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讨生。

2019年,厦门大学成功当选第一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交融立异渠道。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渠道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龙头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联合培育专业硕士研讨生,探求施行“订单式”联合培育机制,即实施校内教师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双导师,“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实习+学位论文”三段式培育形式。“‘订单式’的联合培育,是期望从人才培育、项目需求、合作项目、同享渠道和联合辅导多个维度培育集成电路与光电工业急需的复合型、穿插型人才。”电子科学与技能学院院长、渠道履行主任陈忠介绍。

于婧雅就是这一探求的受益者。从上一年9月起,于婧雅在拓尔微电子有限公司展开为期一年半的实践实习。通过前三个月的岗前练习,现在,她已顺畅进入了项目组,开端项目练习。该项目将成为她的毕业设计。“在公司实习,有理论也有实操,定时举行的部分会议和校园组会相同,有沟通、有评论,更有答疑解惑,课题组和公司完美结合,这对个人才能进步有很大协助。”

近年来,厦门大学深入掌握人才培育自主培育之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工业展开需求,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优化调整,近5年新增人工智能、基础医学等8个专业,吊销一个专业;另一方面,校园不断深化产教研交融立异,重视学生的实践立异才能和工作才能的培育,活跃拓宽与要点职业、校友企业展开招生培育试点,树立安稳的专业联合培育演示基地,进步人才与需求的契合度。到现在,校园共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讨生联合培育演示基地2个,省级研讨生教育立异基地21个,省级专业学位研讨室联合培育基地11个,省级产教交融联合培育基地5个,校院级研讨生教育立异基地近四百个。

发布于 2024-04-02 13:04:08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