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包凡(华兴资本包凡最新消息)

  “伪经济学家、F1狂人、拳击手、金融工作者”,这个身形精悍的上海男人13年来已完成200多宗交易,交易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你能够想到的互联网交易都有他的影子。他就是华兴资本的创始人包凡。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970年,包凡出生于上海一个外交官家庭。包凡的爷爷也是个人物,解放前曾在浙江银行做高管。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包凡对老上海的规矩懂得很多,“不要短期贪婪,只赚该赚的钱。”

  上了初中,包凡就和同学去张家界,或者揣把刀去西藏。没有钱,怎么办?聪明的包凡很快发现父亲的外交护照是个好东西,50倍望远镜、瑞士军刀等男孩子做梦都想要的东西,凭外汇券到免税商店就可以轻松搞定“一转手赚个百、八十的”。

  整个高中三年,包凡唯一结交下的就是一般吃吃喝喝的小兄弟。

  1987年,17岁的包凡进入复旦。在这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江南第一学府,包凡对“博学而笃志”体会不深,倒是对蹦极、滑雪、赛车等极限运动非常着迷,4年后他浑身上下散发着那种“自由而无用”江湖气息。

  毕业后,为感受高山滑雪,包凡去了挪威经济管理学院就读硕士。那是一所成立于1936年的古老商学院,学校不大,但确是挪威最好的商学院。

  1993年毕业前夕,摩根等4大投行、麦肯锡等5大咨询公司都跑去学院搞校园招聘。包凡其实对就业没有什么概念,稀里糊涂就被同学拉着参加了面试。

  这期间,他做过十多家跨国公司的财务顾问,包括加拿大贝尔、瑞士诺华制药、挪威RPR等公司,“主要进行资金募集、银行借贷、并购以及重组”。短短4年,融资规模超过70亿美元,并购资金达到600亿美元。

  大约4年后,包凡又被另外一家投行瑞士信贷盯上了,开出的价码是“职位升2级,待遇翻50%”。

  在瑞士信贷,包凡最大的成就是搞定中国联通56亿美元的香港上市。不过,那种拿高薪的感觉也只持续了半年多,包凡又开始郁闷了。要知道,当时新浪、搜狐、网易等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在大陆激起了巨大的浪花,自诩为精英的包凡怎么能错过?

  坦率地说,虽然包凡在投行干了7年,说起战略框架、流程再造、价值链梳理条条是道,但是一旦被问到年初财务预算如何制定,年底考核如何评价等企业经营细则,这位老兄就晕菜了。

  刚好亚信的丁健发来邀请函“过来做首席战略官如何?”于是2000年,包凡屁颠屁颠回到了北京。

  亚信科技可是我国互联网企业的鼻祖,先后承担过中国移动等6大骨干互联网的工程。当时,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吸引了一大堆硅谷才子,很对包凡的胃口。

  此后4年间,包凡亲眼见证了亚信从200多人发展成2000多人的整个过程。同时,作为亚信的首席战略官,包凡亲自参与了亚信公司收购广州邦讯科技、太平洋软件、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等案例,对公司战略层面的决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也就是在那4年,包凡与王志东、张朝阳、丁磊、马化腾、马云、李彦宏、李国庆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那个时候出来混的,不是行业的第一就是第二”。

  2003年年初的“非典”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却无意中打开了互联网的一扇窗。此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社交娱乐接踵而至,宣告了新经济的到来“年度增长率达到200%以上,在传统产业是看不到的。”

  一切才刚刚开始。那时候,优酷网的古永锵还在搜狐担任COO,360的周鸿祎刚把3721卖给雅虎,美团的王兴创立校内网仅仅一年,土豆的王微还是贝塔斯曼的总裁。

  有朋友建议包凡也下海搞个互联网公司,不过很快就被包凡给否了“他们干的事不一定是我能干的事,我没有那种热情。”

  包凡的热情在哪里呢?很快他给出了答案“做投行”。不过,很多人都以为包凡说着玩“一无钱,二无关系,搞哪门子投行?”

  2003年12月到2004年12月一年中,我国有11家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全部都被国外的大投行瓜分了“盛大和腾讯的主承销商是高盛,51job的主承销商是摩根士丹利、Tom在线的承销商是摩根士丹利与花旗银行”。

  但是,包凡不信邪2004年春天,他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21号的国际俱乐部饭店租了一个20平米的房间,公司英文名叫China Renaissance,翻译为中文“华兴”。

  刚开始公司的员工只有两个,一个是包凡,董事长兼客户经理,另一个是从清华毕业的女生,分析师兼前台。

  半年后,包凡思路才逐步清晰,探索出一条“投行+投资”的模式“做交易顾问,同时也是小规模参股者”,重点关注3个细分领域,即科技、媒体和通讯(TMT)、医疗保健和消费品。

  好在老东家的丁老板很给力,2004年8月就把中星微的邓中翰介绍给包凡。为显得体面,包凡特意把邓中翰约在国际俱乐部的一楼大堂,当时邓总刚从美国回来,舌头还不太利落,于是包凡立马改用英语攀谈。

  本来老邓看到包凡的光头还有点发憷,但是得知包凡在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都先后工作过,立马应允“私募融资任务就交给你”,扭头就安排人力总监“不要再招聘CFO了,让包凡兼职干一年”。

  不过,包凡的人缘确实好,到了当年的10月13日,就搞定了3393万美元的融资。

  有了几十万美元融资费用的进账,于是包凡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

  包凡选人主要看中三气“勇气、义气、骨气”。在包凡看来,创业就是一帮兄弟混社会“跟我一起混的这帮兄弟姐妹在业内是最优秀的,房子是最大的,车子是最好的,小孩可以去最好的学校,这样我就很有面子。”

  到了2005年春天,公司员工已经超过50个。从那个时候开始,包凡就要求员工喊他做“老大”而非包总或者包老板。不过,在华兴做老大,就意味着每年分钱分得比别人少,“好事儿都被你占了,烂事儿让别人擦屁股,兄弟们凭什么跟你混?”

  工作中,包凡连轴转,“上午两个会,下午四个会,再加上午餐会、晚餐会和夜宵,平均每天七场”。工作之余,员工会连续几个周末都泡在包凡家里“打麻将、喝酒”。包凡酒量很大,每次喝酒不喝倒几个就不叫喝酒。

  跟客户也是这样,“非工作时间喝喝酒,把友谊先建立起来。”劝酒,是包凡的一大杀手锏,“酒是一定要喝的”,因为在酒精的麻醉下,男人总是更容易卸下防备。

  2005年,包凡通过喝酒结识了光线传媒的王长田。虽然双方几次谈合作都没有结果,但买卖没做成,却成了朋友。后来包凡入股光线传媒,光线一上市让他获得了30倍的投资收益“如果一笔一笔地做生意,所得顾问费会远远小于股票的收益。”

  包凡和土豆网的王微就是美国的一门课程中认识的,当时王微刚刚开始做土豆。一旦成了朋友,而后土豆网融资、和优酷合并,担任财务顾问的自然是华兴。2013年王微创立追光动画,华兴也参与了投资。

  整个2005年,包凡做成7个单子,而到2006年,华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星,陈一舟的千橡科技融资4800万美元、李国庆的当当网第三轮融资2700万美元、周教主的360第二轮融资2500万美元,华兴都是独家财务顾问。

  2008年,包凡雄心勃勃进行区域扩张“在上海创建团队”。不料美国次贷危机袭来,立马哑火“2009年全年只做了四、五个单”,很多境外投行纷纷撤出中国。

  此后2012、2013年包凡分别拿到香港和美国的券商牌照。这边前脚刚刚拿到牌照,后脚就来了生意。第一个IPO项目是郭去疾的兰亭集势,早在郭老大担任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时,就与包凡经常在一起喝酒,这回有了好事自然忘不了包凡。

  其实主承销商是瑞士信贷,包凡只是副承销商,但包凡那边的基础客户却为兰亭集势带来超过融资额三分之一的订单,连包凡自己都吓一跳“朋友们相当给面子。”

  2014年华兴迎来大爆发,完成了近50个私募融资及并购项目、7个IPO项目、2个可转债项目,总交易金额超过110亿美金。

  前8个月,在中国公司赴美IPO承销商中,华兴资本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瑞银集团,超过瑞士信贷和美银美林。陌陌上市给包凡2014年中概股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当时华兴是6家承销商中唯一的一家中国投行。

  因为2008年以后,IPO很大程度上更像是私募融资,“不在乎有多少人买,而取决于前面10个人,这前10个人决定了股票做不做得成、定价在哪儿”而这恰恰是华兴的长项,“一直都是做私募,客户关系非常稳定。”

  包凡的字典里只有两类人“能搞定和搞不定的,其他都是借口”。不过,他也承认产业并购是最难的一件事“首先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其次互相之间有基本的信任,最后对技术能力、方案设计能力以及流程把控要求都很高。”

  到了2015年元旦,包凡觉得产业并购的时机到了,他马上吹响合并同类项的号角,“未来一年,只要做成3个项目就行,滴滴快的、58赶集和美团点评合并。”

  华兴内部的100多号员工都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当时这六家公司都是行业的第一、第二,哪个不是巨无霸?

  不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仅仅半年后,结果就水落石出,“滴滴快的用了21天,58赶集耗时六周,美团点评用了两个星期”。包凡不出手则已,出手必一剑封喉“必须在创始人变卦之前,把事情搞定。”

  滴滴与快的之间的谈判,包凡担任了两家共同的财务顾问。2015年2月12日,谈判进行了整整十三个小时,但是在股权方面,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此陷入僵局。

  这时候,包凡出现了,他使出一招“关小黑屋”的杀手锏,“套房都有小房间,谈的时候单独和一方去谈,把最根本的诉求挖掘出来。”

  2月13日,包凡干脆把话挑明“一个背靠腾讯,一个背靠阿里,如果在几千万美金或者几亿美金的级别上,双方都打得起这场仗,现在打到数十亿美金,再打下去还有意义吗?”

  最后包凡摸着自己的光头,恶狠狠地抛给程维、柳青两句话,“吃的喝的管够,但是搞不定别想出门。”

  此后,你知道的,2月14日我国最大的两家打车原件公司实现了“情人节计划。”

  而搞定美团与大众点评靠的是声东击西的策略。2015年9月的第二周末,在香港维多利亚一个海景房,包凡张罗了一桌饭局,把美团网的王兴、大众点评的张涛叫到一起,大伙把酒言欢。

  包凡刚开始大谈特谈宏观环境、经济走向,把王兴与张涛谈得一楞一楞的,这是包凡的另一策略“一定要想出第三个变量,转移注意力,”然后开始喝酒。

华兴资本包凡(华兴资本包凡最新消息)

  酒到半酣,两位当事人抱头痛哭“烧钱烧得太辛苦,合并对彼此有好处。”

  于是从酒桌下来,到隔壁的谈判桌上,中间谈崩了再回到酒桌上,反复了3个来回,到凌晨三点,酒喝得差不多了,大伙谈判也累了,最后凌晨4点达成了这桩估值超过150亿美元的交易。

  当然,最难的是58与赶集的并购。2015年4月交易前一周,包凡每天都要从夜里十一点谈到凌晨四、五点,白天再找出两个公司的需求共同点与差异点,修改条款,晚上继续开会。

  最激烈的时候,包凡通知双方凌晨一点开会,58的律师只好连夜从香港飞到北京。别看58的姚劲波很傲气,对包凡却很服气,“包凡对中国的人情和西方规则都门清。”4月13日深夜,赶集的杨浩涌带着8位投资者与姚劲波谈了20个小时,几乎一小时谈崩一次,满地都是砸碎的酒瓶子。

  凌晨1点,趁着杨浩涌再一次砸酒瓶子的功夫,姚劲波赶紧给包凡发条微信“怎么办?”没有想到包凡只回了三个字,“别干了。”老姚一看气坏了“必须干到底”,结果凌晨2点就传来了好消息“58同城以3400万普通股和4.122亿美元现金的方式获得赶集43.2%的股份。”

  第二天,包凡却对老姚说,“我没有激将你,当时真的觉得条件对你太苛刻。”

  “包凡和客户谈收费之类细节时会抓大放小,而和客户谈判时又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这种观点听起来不太顺耳。”

  有趣的是,中介费没有收成,两人却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周教主被称为互联网界“斗士”,属于那种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的人,而包凡则为了打架不吃亏特意去学拳击,所以两个人属于绝对的“气味相投”。

  2006年,包凡帮周教主做B轮融资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老周。包凡却坚信老周是个人物,“只要他想干,一定能干成,只是时间问题”。此后你知道的,360已经是我国第四大互联网规模的公司,估值超过3800亿,一旦回归A股,必将掀起一阵涨停旋风。

  “为什么信任包凡?因为他不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做事,而是先考虑客户利益。”21世纪不动产的卢航进行第二轮融资的时候,抱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找到包凡,结果3个月之内,见了不到10个投资人,就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搞定了5200万美元的融资。

  “底线必须有,如撒谎、故意做局、暗地里操控,这种事绝不能干。”或许正因为守住了这条线,包凡才可以跟所有的人做买卖。正因为如此,成就了包凡史上最经典的案子——和京东的连续合作。

  刘强东你知道的,霸气得不行“不想做‘中国的亚马逊’,京东必须就是京东”。但是,京东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连续五、六年高达十几亿美元的亏损,很多投行大佬都质疑过京东“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唯有包凡大声赞美“老刘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也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们都很讲义气。”不过义气归义气,生意是生意。

  2008年认识刘强东那会,包凡也觉得不靠谱,2次放弃同京东的合作,但是经过3年的观察,发现每次刘强东都说到做到“还超过不少”。于是在2011年,包凡促成了DST、老虎基金等机构对京东高达15亿美元的融资。

  这一合作不要紧,2014年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包凡又被强哥钦点为财务顾问。“最难的是两家公司的战略诉求当中有很多矛盾,大家必须把最原则、最核心的部分谈拢。”不过,那次入股从春节前开始谈,到3月份就谈定了,仅仅用了两个月。

  有了腾讯的撑腰,强哥底气大增。一个月之后,刘强东就决定赴美IPO。听到这个消息,包凡有点沉不住气,他给老刘打了个电话,“京东上市这事儿,我们也想参与参与”刘强东二话没说“来吧。”

  2014年5月22日,包凡出现在时代广场4号纳斯达克直播间,他是来观礼京东上市的,所以特正经穿了深色西装、打了领带。敲钟的时候,刘强东朝台下大喊,“老包,你也上来。”

  要知道,京东IPO的联席主承销商一共6家,另外5家全是美林证券、瑞银证券等国际投行,华兴资本是唯一一家国内的。而就在6天之前,包凡刚参加完聚美优品在纽交所的敲锣。

  结果,京东上市当天的收盘价为20.90美元,市值达到286亿美元,您说包凡赚到多少承销费用?

  2015年,我国私募市场融资有4100起,公布融资金额500亿美元,而包凡完成私募融资项目就有59个,金额近120亿美元,占私募融资总额的24%,占全球互联网私募融资的10%。华兴并购完成13个并购项目,交易额近300亿美元,包揽2015年中国互联网并购的前三名。

  10年来,包凡已经完成了200多宗交易,标的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你能够想到的互联网交易都有包凡的影子。

  包凡就连壳的概念都搞不懂,“A股市场怎么会有‘壳’这个东西?还卖那么贵。”直到下面员工告诉他,“好比北京户籍,可以买房、买车,小孩上学,所以值钱”,包凡这才如梦初醒。

  到了2016年底,他已经成为了A股通,不再找员工问“那家很一般公司的市值为什么超过千亿”、“这家创业板公司的市盈率超过300倍,散户为什么还蜂拥而至”等菜鸟级的问题了。

  2015年,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时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位排第一,第五是巴菲特、第六是奥巴马,而包凡位列22位,万达的王总排第37位。

发布于 2024-01-25 19:01:22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